国粹艺术名家——杨四平
杨四平,男,1963年2月出生。自幼爱好书法,尤喜欧楷。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山县书法家协会理事,京山县老年书画家协会理事。2013年第六届全国重阳书画展现场创作金奖。2013年全国中老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提名。2014年全国中老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2014年,作品入选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主题邮册,被印制成邮票、明信片、充值卡等出版发行。2016年荆门日报《品盛世茶香,观荆门墨宝》书画大赛最佳人气奖第二名。2016年10月作品赴台湾参加两岸书画作品交流展,作品刊入《翰墨情缘》作品集。2019年小楷长卷《金刚经》入选上海华珍阁杯《金刚经》全国书法作品大赛。
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一个载体,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杨先生表示,书法几千年来一直在见证着是文化的发展传承。从历代的名爵公卿到如今的学者文人,都将其看作是一种至高的艺术追求,他们用各自的点、画书写经营来阐述对书法艺术和历史人生的理解。
杨先生的小楷富有中和之美,书风俊秀,注重骨力,平后求险。他的小楷平和简静,含奇于正,寓刚于柔,藏筋抱骨,含文包质,秾纤得中,修短合度,真可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他的书法确实很妍媚,但妍媚之中英气绝伦,确实很平和,但平和之中清韵逸发。
杨先生的楷书笔力挺劲,儒雅清朗,让观者仿佛看到一位敦厚儒雅的学者,平心静气,于书案边细细书写,看先生的楷书书法作品,能够感觉到心旷神怡,还能够让观者与杨先生一起于书法真意中修炼心性。
杨先生用笔干净利落,方圆并施,起笔方,收笔圆,下笔斩钉截铁,笔笔中锋。长横细,短横粗。起笔和转折处形态方整,收笔时顿挫清晰。线条瘦硬,道劲有力,寓圆厚于清刚峭拔之中。结构严谨而又疏朗开阔,中宫紧凑,内密外疏。体势险峻,欹中求稳。几乎每个字都有一至两个笔画写得比较长或比较粗,使整个字显得精神饱满。
画添气韵增墨彩,书有风格见精神,初观杨四平先生的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严谨而不失灵动地排列布局和韵出天然的内质,仔细欣赏会有一种循序渐进,慢慢深入的品鉴,若惊涛拍岸,如群岭逶迤,时而流走盘旋,时而彩带当空,大小高低在错杂构成中变化无穷且意蕴深长,磊磊落落,洋洋洒洒,将自身的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精致,让人无不赞叹,这也无不让人对杨四平先生未来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能达到的高度多了一份期盼。
愿杨四平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笔耕不辍,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杨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杨四平,男,1963年2月出生。自幼爱好书法,尤喜欧楷。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山县书法家协会理事,京山县老年书画家协会理事。2013年第六届全国重阳书画展现场创作金奖。2013年全国中老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提名。2014年全国中老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2014年,作品入选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主题邮册,被印制成邮票、明信片、充值卡等出版发行。2016年荆门日报《品盛世茶香,观荆门墨宝》书画大赛最佳人气奖第二名。2016年10月作品赴台湾参加两岸书画作品交流展,作品刊入《翰墨情缘》作品集。2019年小楷长卷《金刚经》入选上海华珍阁杯《金刚经》全国书法作品大赛。
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一个载体,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杨先生表示,书法几千年来一直在见证着是文化的发展传承。从历代的名爵公卿到如今的学者文人,都将其看作是一种至高的艺术追求,他们用各自的点、画书写经营来阐述对书法艺术和历史人生的理解。
杨先生的小楷富有中和之美,书风俊秀,注重骨力,平后求险。他的小楷平和简静,含奇于正,寓刚于柔,藏筋抱骨,含文包质,秾纤得中,修短合度,真可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他的书法确实很妍媚,但妍媚之中英气绝伦,确实很平和,但平和之中清韵逸发。
杨先生的楷书笔力挺劲,儒雅清朗,让观者仿佛看到一位敦厚儒雅的学者,平心静气,于书案边细细书写,看先生的楷书书法作品,能够感觉到心旷神怡,还能够让观者与杨先生一起于书法真意中修炼心性。
杨先生用笔干净利落,方圆并施,起笔方,收笔圆,下笔斩钉截铁,笔笔中锋。长横细,短横粗。起笔和转折处形态方整,收笔时顿挫清晰。线条瘦硬,道劲有力,寓圆厚于清刚峭拔之中。结构严谨而又疏朗开阔,中宫紧凑,内密外疏。体势险峻,欹中求稳。几乎每个字都有一至两个笔画写得比较长或比较粗,使整个字显得精神饱满。
画添气韵增墨彩,书有风格见精神,初观杨四平先生的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严谨而不失灵动地排列布局和韵出天然的内质,仔细欣赏会有一种循序渐进,慢慢深入的品鉴,若惊涛拍岸,如群岭逶迤,时而流走盘旋,时而彩带当空,大小高低在错杂构成中变化无穷且意蕴深长,磊磊落落,洋洋洒洒,将自身的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精致,让人无不赞叹,这也无不让人对杨四平先生未来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能达到的高度多了一份期盼。
愿杨四平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笔耕不辍,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杨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直播回顾丨从唐诗之路到龙山诗巢 这里有场清廉雅集
9月17日15点,以“从‘唐诗之路’到‘龙山诗巢’——弘扬清廉文化 推进清廉绍兴建设”为主题的雅集在西园龙山诗巢举行。
绍兴龙山诗巢文人辈出,诗才咸集,雅集邀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廉政建设先进典型、浙江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范匡夫,著名诗歌理论家、浙江大学原中文系主任骆寒超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诗歌为载体共话清廉。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挖掘清廉文化助力清廉绍兴建设展开讨论,献计献策。浙江新闻客户端绍兴频道进行图文+视频直播,敬请关注。
【17:02】直播结束。
【16:50】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廉政建设先进典型、浙江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范匡夫发言。范匡夫说,弘扬和传承绍兴千年文脉之廉洁基因要做好以下几篇文章。一方面,要做好传承的文章,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清廉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把老祖宗的东西利用好。另一方面,要做好创新的文章。只有守正创新,努力创作出结合新时代特点、符合群众需要的清廉文化作品,才能让清廉文化有生命力、影响力。
【16:40】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总编褚定华发言。
【16:33】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发言。
【16:21】《黄河诗报》主编、青年文艺理论家、著名诗人章闻哲发言。章闻哲表示,要重视地理文化资源,发展挖掘地方文化,来赋予清廉文化新的意义。
【16:15】《诗刊》事业部主任、中国诗歌网副总编蓝野发言。蓝野从大禹的角度阐述了清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6:06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杨四平发言。杨四平表示,绍兴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清廉元素,以“清白泉”清廉文化品牌为引领,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不仅有利于弘扬清廉绍兴文化,塑造清廉绍兴形象,还能打造清廉文化样板,彰显清廉绍兴魅力。
【15:57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发言。
【15:50】 山东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耿建华发言。耿建华说,把诗教与清廉文化结合起来,非常有意义,是绍兴清廉文化建设的一项创新之举,具有示范作用。
【15:35 】浙江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教授、著名诗歌理论家骆寒超发言。骆寒超表示,清廉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内在与外在的结合。把诗歌与人的灵魂结合起来,来宣传与弘扬清廉文化,很有意义。
【15:2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崎嵘发言。
【15:07】雅集开始。雅集由绍兴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灿主持。
陈灿介绍,龙山诗巢是元朝著名诗人杨维桢创设,用来纪念陆游。后人塑贺知章、秦系、方干、陆游、杨维桢、徐渭6位诗人祀位,因此又被称为“六君子诗巢”,后来又增加了黄宗羲、陶元藻等402人配祀。每年二月初四徐渭生日与十月十七陆游生日,在这里聚会设祭、饮酒赋诗,发扬前贤、激励后进。创始人杨维桢一生关心社稷、清正廉洁,为后人所敬仰。正如他的诗所言“既为众所忌,又耻以妾妇之道媚于时”,也因为对清廉正直的推崇,杨维桢字廉夫,龙山诗巢又称廉夫诗巢。
陈灿介绍,从元代再向前追溯几百年的唐代,众多诗人从当年的越州萧山西兴出发,一路踏歌而行,一路留下诗篇,串起了“浙东唐诗之路”,也成为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又一条文化古道。绍兴是“浙东唐诗之路”概念的首倡地和“浙东唐诗之路”精华所在地,仅新昌的天姥山,就有“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的美誉。翻开这些经典诗章,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充满着廉洁、清风的韵律,有“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的自省,也有“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笃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唐诗之路”不仅是一条诗人吟颂浙东山水的诗路,也可以说是一条清风拂面的廉路。
从“唐诗之路”到“龙山诗巢”,既展示了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成为绍兴推进清廉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当前,绍兴正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清廉元素,以“清白泉”清廉文化品牌为引领,梳廉脉、编廉文、演廉戏、铺廉路、建廉馆。
就在今天1335! 昆明市2024年全民国防教育暨征兵主题宣讲准时上播!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为落实习主席强军思想,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激励动员广大青年从军报国,5月30日下午,昆明警备区将举办昆明市2024年“国防教育进校园、共筑强军报国梦”全民国防教育暨征兵主题宣讲活动。
届时,曾经的防化女兵、南部战区优秀政治教员,复学后成为云师大一名研究生宫砚琪;退伍不褪色,回到学校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杨四平;脱下军转换上白大褂的朱孝曦、罗鑫;打小就想成为“花木兰”最终如愿成为一名火箭军,退役后又以第一名成绩考上云南民族大学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叶春梅;放弃免费师范生的机会去雪域高原为国戍边5年的赵显发;从禄劝“山里娃”逆袭成“世界兵王”的李成龙—7位“昆明兵”典型将讲述自己在军营成长成才的故事。
活动以“线上+线下”方式组织,线上,依托“云南昆明征兵号”视频号及“春城强军号”抖音号与13:35展开直播。
昆明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李双双
责编:孙于晨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