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军的光芒——杀入全国总决赛的小城高中女篮
篮球梦想之路前言运动的力量无法被简单言语所概括。它不仅培养了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更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篮球这项运动更是如此,它不仅考验着球员的技能,更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韧性。在这场激烈的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女篮总决赛中,我们不仅见证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更看到了运动员们为梦想而奋斗的动人故事。
凌云而起的篮球梦清华附中女篮队是这场总决赛的老牌霸主,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中国高中篮球联赛的制高点。而这次,她们再次挺进总决赛,面对的是一支来自济源的新秀球队 - 济源一中女篮队。尽管清华附中女篮队在实力和经验上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济源一中女篮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配合,在激烈的角逐中一路杀到了总决赛。
对于济源一中女篮队来说,这已经是他们在这项赛事中创造的历史最佳成绩。作为一支来自小城市的球队,他们在备战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缺乏高水平的训练设施和专业教练,球员们只能靠着自己的热情和决心来弥补这些短板。但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济源一中女篮队在赛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尽管最终他们只获得了亚军,但这已经足以让人感动。这支球队不仅为济源一中争得了荣誉,也为当地社会各界赢得了赞誉。在这支球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体育运动对于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梦想之路上的坚韧济源一中女篮队的主教练宗星星是这支球队不可或缺的一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练,她不仅注重球员的技术训练,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意志。在备战的过程中,她时刻鼓舞着球员们,让他们明白,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为了赢得冠军,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
宗星星的教学理念深深地影响着球员们。她强调,篮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篮球训练,球员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出坚韧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品质不仅在篮球场上有用,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同样重要。
在备战的过程中,宗星星时刻关注着球员们的心理状态。她知道,面对强大的对手,球员们难免会产生压力和焦虑。因此,她经常与球员们进行沟通,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相信团队。正是这种细心的指导和关怀,使得济源一中女篮队在逆境中保持了坚韧的斗志。
最终,尽管济源一中女篮队只获得了亚军,但他们已经在这场比赛中创造了奇迹。他们不仅展现了出色的篮球技巧,更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不仅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关注。
砥砺前行的篮球梦对于清华附中女篮队来说,这次总决赛的胜利并非轻松。面对势头正盛的济源一中女篮队,她们必须发挥出最高水平的实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这场比赛中,清华附中女篮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出色的战术配合。她们的球员个个都是技术娴熟、身手敏捷的篮球高手,在场上配合默契,进攻和防守均有出色表现。但与此同时,她们也展现出了超强的意志力和战斗精神。在与济源一中女篮队的激烈对抗中,她们始终保持着冷静和专注,不断调整战术,寻找破局的机会。
最终,清华附中女篮队以7分的优势战胜了对手,捧得了本赛季的冠军奖杯。这不仅是一次实力的彰显,更是一次意志的展现。作为中国高中篮球联赛的老牌劲旅,清华附中女篮队历来在这项赛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她们并未因此而自满,而是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以确保在未来的比赛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这场激烈的总决赛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篮球盛宴,更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员们为实现篮球梦而不懈努力的动人故事。无论是清华附中女篮队还是济源一中女篮队,他们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品质不仅在篮球场上有用,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同样重要。
正如宗星星教练所说,体育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对人格品质的塑造。通过篮球这项运动,这些年轻人不仅磨炼了身体,更锻造了坚韧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而这些品质,正是他们未来走向成功的基石。
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些追梦的年轻人,祝愿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篮球梦想!这篇总结非常出色,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并深入阐述了篮球运动对于年轻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女篮总决赛的精彩过程,清华附中女篮队和济源一中女篮队的激烈对决。2. 济源一中女篮队作为新秀球队在备战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但凭借顽强意志和出色配合取得了亮眼成绩,值得尊重。3. 济源一中女篮队主教练宗星星注重培养球员的品德和意志,让球员明白篮球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人生道路同样重要。
4. 最终清华附中女篮队凭借强大实力和顽强意志夺得冠军,但两支球队都展现了可贵的品质。5. 总结指出,体育运动对于年轻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锻炼身体,更能培养坚韧的意志和团队精神,这些品质是实现梦想的基石。
整个总结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生动,全面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主旨,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总结。
北京远郊最强少年篮球队:离城市太远,离梦想极近
远,或许是北京市密云区篮球学生去市区打比赛的最大劣势。在北京常被用作举办篮球比赛的场馆中,直线距离密云最近的也超过70公里。密云也有球队能去市区打比赛了?曾经四九城不少同行质疑远郊区篮球队的实力。但近30年,人们已经习惯北京市篮球赛冠军奖杯被这群来自远郊区的少年带走。
6月18日,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决赛结束,密云二中击败北京四中夺冠。来自密云区密云镇大唐庄村的孩子冯英帅,一人“砍下”26分,荣膺最杰出球员奖项。在密云二中篮球队成立的34年里,这已经是他们第28次斩获北京市高中组比赛冠军。
篮球改变了很多密云孩子的命运。今年夏天,密云二中一共毕业五个篮球特长生,他们都收到了厦门大学、苏州大学等重点院校的录取通知书。球队教练张洪斌说,远郊区学校的生源、教学设施等条件与市里名校有不小差距,对师生们来说,每场比赛打得都不容易,但每次训练也都认真不含糊。
7月11日,北京密云二中篮球馆,密云二中篮球队创始人、总教练张洪斌向队员讲解技术动作并示范。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远郊走出“黑马”,打破强队连续13年冠军纪录
有人可能会问:密云也有篮球队进城打比赛了?密云还能赢得了市区吗?今年56岁的张洪斌,是密云二中篮球队的创始人。1989年,他从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毕业后,毅然谢绝留校机会,回到家乡密云执教。球队成立三年后,就赢得北京远郊区县比赛的冠军。1994年,他带领密云二中球队“打进”北京主城区,但当时人们普遍不看好这支名不见经传的球队。
当时,北京市区中学篮球队中最强的是北京四中,该校曾连续13年主导京城中学的篮球江湖。相比于生源好、资金足的北京四中,密云二中显得“先天不足”。张洪斌说,当时密云二中篮球队只有一块洋灰地球场和两个破旧篮球架,还有十几个靠学习成绩考进密云二中的普通学生。面对质疑,张洪斌却很有信心,因为他认为密云的孩子能拼。
那时去主城区打比赛并不容易,张洪斌带着学生们赶火车、坐大巴,至少倒腾三个小时才能到达赛场。有一年,师生徒步五公里到密云站,却遇上雪天火车晚点,最终到达北京站已经是凌晨一点了,张洪斌只得带着孩子们在附近一家小旅馆里应付了一宿。
1994年,张洪斌带领的队伍第一次进市区打比赛,但遭到了北京四中球队的迎头痛击——球队被北京四中的替补队员赢了40多分。眼看学生们垂头丧气,张洪斌说,密云队大老远来比赛不是为了输的,也不是来演绎悲壮的。最终,密云二中篮球队凭借着顽强的素质,战胜一众京城名校,拿下全市第五名——这是第一次有京郊学校球队夺得这个名次。从那时起,人们就开始关注起密云二中篮球了。
7月11日,北京密云二中篮球馆,密云二中篮球队正在训练。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不像北京四中、清华附中、北京三十五中等名校可以在全市范围选拔苗子,密云区学校的篮球队多是由密云本地学生组成。在北京四中篮球队,1.97米的身高属于平均值,但在密云就是球队“天花板”了。
张洪斌永远记得1997年12月27日,“振兴中华杯”决赛在北京四中体育馆举办。彼时密云二中已经不再让四九城的同行小觑,但比之另一边的北京四中,大多数人仍很难相信密云二中会是赢家。
时隔26年,网络上仍流传着当年两个学校比赛的视频。终场哨响后,穿白球衣的北京四中球队中锋跪在球场地板上,一群穿红球衣的密云二中队员们大声击掌、相互拥抱。这支建队八年的远郊球队,以两分的微弱优势,打破了北京四中长达13年的北京市高中篮坛冠军纪录。“黑马!”观众席发出惊呼。
2022年10月,以密云二中为代表的密云区队击败了以北京四中为代表的西城区队,拿下北京市市运会冠军。而在这场胜利之前,密云二中已经在与北京四中的交锋中遭遇“五连败”。密云二中篮球队一位运动员写道:“踏上强者的这层台阶,我们不会停止,下一个目标已经在我心底深处刻下了。我们密云区是远郊区、小地方,但我们的野心不小。请记住:我们来自密云!密云是冠军!”
7月11日,北京密云二中篮球馆,篮球队的队员正在做肌肉拉伸。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我们来自小地方,但我们有大梦想”
2008年开始,厚积薄发的密云二中迎来“王朝模式”。从2008年到2011年,在清华附中跳过北京赛区的情况下,密云二中连续四年夺得耐克高中联赛北京冠军,并代表北京征战全国赛。2006年,密云二中代表北京市到台湾参加“海峡杯”,一举战胜台湾地区冠军南山高中。2013年,密云二中获得耐克高中联赛冠军,得到世界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的颁奖。
每次密云二中打入全国比赛,都会有人问道:密云在哪里?密云篮球学子们以精湛的球技让所有观众记住了密云。在今年四月份的耐高全国联赛上,密云二中篮球队接连“掀翻”河北正中实验中学、哈尔滨五中、沈阳三十一中,以三战全胜的战绩晋级北区八强。有篮球博主评价说,密云二中篮球队已经是明星球队,看密云二中打球会知道什么是惊喜。
要论什么是密云二中球队的制胜法宝,运动员们会说,教练平时对动作特别严苛,把球员动作抠得太细,有时候一分钟内要暂停好几次。张洪斌指导学生打篮球的时候,还总会把打球和人生哲理联系到一起。身高1.97米的冯英帅是打三号位和四号位的锋线球员,他在带球突破时被对手拦了下来。张洪斌告诉他:“带球突破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向前冲,要学会后退一步,再找机会绕过去。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不一定永远向前,有时候退一步,反而海阔天空。”
“你想进球吗?那你就要抢到球,打球的人很猛,你抢球的人要在气势上比他更猛。你们要想追求什么东西,只能靠自己全力以赴,命运不会送到你手里来的!”张洪斌将手里的篮球一甩,队员们旋即展开激烈争夺。他认真地说:“二中的学生就要这样,永远不能缺气势。”
7月11日,北京密云二中篮球馆,正在向学生们讲解技术动作的张洪斌。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一走下篮球场,他会变得温和起来。1979年,张洪斌考入密云二中,在此后六年的中学时光里,他在学校破旧的篮球场上喜欢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并报名考取体育院校,“我当年中学成绩很好,是可以考综合性大学的,也可以留大学任教。但心系家乡,就回密云二中了。”
“我们虽然来自小地方,但我们也有大梦想。”一名篮球队员曾向媒体如是说道。20多年来,密云二中培养的二级运动员有100多名、一级运动员20余名,大多数毕业学生进入了国内重点本科院校,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有一些毕业生出现在CBA赛场。张洪斌说,密云二中篮球队建队34年,见证了篮球改变很多农村孩子的命运及人生轨迹。
学校篮球队,成为第二个家
要问这些在中学篮球队里一待就是三年的学生们有什么感受,大家不约而同的回复是:这是第二个家。这群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篮球队里训练的三年,这里俨然变成了他们的家。密云二中篮球队除了张洪斌以外,还有两名教练——38岁的刘庆和25岁的孙浩然。刘庆老家是黑龙江的,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于2010年来密云二中执教。孙浩然曾是密云二中的本地学生,2020年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篮球队做教练。在队员们看来,两位年轻教练像是兄长,而张洪斌像是父亲。
“潘子,去那边了可别忘了我呀!”7月11日中午11点,十来个十七八岁的男生围坐在球场上做肌肉拉伸运动。一个高二男生调皮地侧身躺在地板上,冲着18岁的潘鑫奕眨眼睛。今年8月,控球后卫潘鑫奕要去山东体育学院念书了。
潘鑫奕的家在离密云城区60公里远的新城子镇,那是一个与河北省兴隆县接壤的山区乡镇,潘的父亲在建筑工地工作。潘鑫奕从小学就开始打篮球,性格偏内向、身形黑瘦、爱笑,训练时穿着一双黄色运动鞋,而这是那位爱跟他开玩笑的高二学弟送给他的大学入学礼物。
7月11日,北京密云二中篮球馆,学生们正在进行训练。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密云二中是寄宿制高中,每年面向北京市招收五个篮球特长生。篮球队员们同吃同住,上学日每天要训练两三个小时,寒暑假每天训练六个小时。潘鑫奕和冯英帅是一级的,在三年时间里,他们一块儿打了几十场比赛。“帅子个子高,突破能力很强,能打三号位还能打四号位。毕业了,有些舍不得。”潘鑫奕说。
17岁的高二学生何季桐记得,自己刚迈进高中那会儿,不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总怀念初中时和朋友们一块儿打闹的日子。有一天,他在学校宿舍查寝时迟到了。第二天,张洪斌和刘庆找他谈话,何季桐记得两位教练和他聊了好久,像是家里长辈一样,把自己未来的各种人生大事都想到了。“他们说,一个篮球运动员只练好球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守规则又有责任感的人,对家庭、对工作、对国家,都要有责任感。”刘庆说。
暑假的密云二中篮球馆里,经常有六七个身高超过1.7米的小学生来打球,他们是五、六年级的本地学生。他们多半有将来成为篮球特长生的想法,梦想着能考入像北京体育大学这样的体育学校。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篮球偶像:姚明、勒布朗,还有曾效力于八一队、征战CBA联赛的密云二中毕业生曹岩。
教书数十载,老师们因篮球热泪盈眶
张洪斌在密云二中34年的执教生涯中,为密云带出来一支这么好的篮球队,也因此影响了很多同事,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养成了终身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比如,今年55岁的王立敏就是其中一个。
离密云二中一公里的初级中学密云三中,这些年成为了篮球特色学校。而王立敏就是密云三中的校长,在她的倡议下,2018年密云三中有了篮球操。2019年,学校首次举行篮球嘉年华活动,请校外机构设计篮球游戏、组织亲子篮球赛、校队和毕业生对抗赛、啦啦操表演等。
王立敏说,三中的学生都是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处于叛逆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不像高中孩子那么自律。三中篮球队曾招收了一个在父母离异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王立敏见那孩子个性很要强,就经常找他私下谈话,问他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困难。每场有他参与的比赛她都亲自到场加油助威,有时候会像母亲一样抱抱他。
7月11日,北京密云三中,校长王立敏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我就怕他学坏,因为缺乏父母的完整陪伴和引导,孩子在十三四岁的年纪里容易沾染不良习惯。现在还好,他如愿考上密云二中了,还成了一个懂得照顾队友感受的球队领袖。”王立敏说着,眼里闪出泪花。
密云师生们对篮球的热爱,打动了国内很多专业篮球运动员。今年5月,中国篮协青组委主任、前国家女篮队长宋晓波特意来到密云三中篮球嘉年华,向孩子们分享自己和篮球的故事。原中国女篮国手高连环也成为密云三中的特聘教练。让王立敏印象深刻的是,高连环第一次从家驱车100公里来密云三中的时候,看到一群远郊区的孩子对篮球投入的感情那么认真,她是热泪盈眶的。“我们教了很多年书的老师,包括我,一看到孩子们那么辛苦训练,也有了成绩,也是禁不住热泪盈眶。”王立敏说。
据密云区教委介绍,密云区在培养优秀篮球后备人才,大力支持密云二中篮球队建设,持续擦亮“二中篮球”这张“密云名片”,提升篮球竞技水平,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推动篮球特色区建设。目前,密云区会定期开展体育技能培训、竞赛评优、校际交流等活动,使体育教师掌握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科学篮球训练方法,提高篮球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张洪斌教练就曾为密云区全区体育教师做过篮球技能培训。
每年毕业季的暑假,密云二中篮球队的队员往往来不及向朋友道别,他们每天要和教练去篮球馆训练。在训练间隙,张洪斌会谈起他曾经带过的二百多个学生,每年总有几十个毕业生来学校看望他,向他吐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近况。总有学生在见到他时,会心疼地说一句:“老师,您头发又白了。”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